
环境、气候条件,嫁接亲和性和管理措施不当引起的黄化
1.土壤质地黏重引起黄化:在质地黏重、土壤板结的条件下,通气不畅,从而影响根系表面的气体交换和吸收,根系活力明显减弱,阻碍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利用,从而引起叶片失绿发黄。防治措施是进行土壤改良,改善土壤结构,进行松土。
2.土壤水分失调引起黄化:在土壤水分过低,处于十分干旱条件下,土壤养分不能随水移动,扩散到根系表面,供作物吸收利用;水分过多、积水,导致根系腐烂,使水分不能畅通,向上输送的能力减弱,叶片制造的同化物向地下根部输送也比较困难,植株得不到足够的水分和养分。所以引起叶片黄化、落叶、落果。防治措施是搞好排水系统,根据地势挖沟排水,干旱时及时灌溉。
3.土壤酸化引起黄化:在实际生产过程中,复合肥的过度使用,空气污染等都能造成土壤酸化,土壤偏酸不利于作物根系发育,易产生烂根死根现象严重;同时造成土壤板结严重,大中微量元素利用率降低;土壤偏酸还会抑制土壤微生物的的繁殖,加剧土壤土传病害的滋生,造成作物产量及品质的下降。防治措施是每年使用生石灰或土壤调理剂调理土壤,多施用有机肥,起到松土活化土壤的作用同时补充果树营养。
4.冻害引起黄化:当温度过低时,作物受冻。土壤养分不易活化或者释放,作物很难吸收,导致叶片失绿发黄。此外,低温霜冻等灾害还直接导致叶片受冻,枯黄和脱落。防治措施是做好防寒防冻工作。
5.环剥过度引起黄化:环剥过重,树皮伤口俞合慢,导致树地下部与地上部营养、水分等合成运输失调而出现叶片黄化现象。防治措施是科学管护果树,正确操作。
6.断根过多、被老鼠咬去大量树皮引起黄化:断根过多、被老鼠咬去大量树皮等都会影响作物吸收利用,使水分和养分不能畅通,植株得不到足够的水分和养分,导致叶片失绿发黄。防治措施是科学管护果树,不过多断根,老鼠盛行时及时进行杀鼠工作。
7.砧穗亲和力问题引起黄化:表现为嫁接口木质部有黄褐色环圈,嫁接口以上接穗肿大。由于亲和力不强从而使输导组织不能畅通,水分和养分不能源源供给新梢生长而引起黄化。防治措施是选择砧穗亲和力强的组合并正确操作嫁接。
8.嫁接口残留嫁接薄膜引起黄化:由于没有解掉嫁接部位的薄膜,薄膜随着树体的生长保留在嫁接口处,这样就阻碍了养分、水分的输送,使其出现黄化现象。防治措施有三:一是较轻的可在嫁接口处竖向割几刀疏通筛管组织,并尽可能解除薄膜;二是较严重的可在嫁接口以上的部位桥接换砧;三是非常严重的只能挖除原树重新补种苗木。
9.挂果过多树势衰退引起黄化:当年挂果量超出树体所能承受的负载量,加上肥水条件跟不上,树势就会慢慢的衰退进而出现黄化现象。防治措施是为保持丰产稳产,挂果量要根据树冠大小、管理水平而定,挂果过多的可适当疏果,把畸形果、超大果、细小果、和朝天果疏去,保留内膛果和均匀果。如果黄化已发生,要加强肥水管理、勤喷叶面肥、及时采收等。
10.除草剂药害引起黄化:一年内多次使用草甘磷,对果树的地下根系势必造成伤害,而导致地上部分营养不良,出现黄叶。防治措施是使用除草剂时一定要先了解各类除草剂的除草机理,再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选择,并使用适宜的浓度和次数进行除草。
下一期,【农技大咖汇】还将继续邀请赵金鹏老师,就营养失调造成柑橘叶黄化的原因,为您进行详细讲解。敬请关注! |